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,9月15日下午,太阳成集团隆重举办"劳模进校园"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。本次活动特邀出版界与艺术品拍卖收藏领域泰斗、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、上海市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祝君波教授,为全体新生带来题为"中国最美的书与文化创意方向"的专题报告。
聘任仪式
深耕行业五十余载,祝君波教授的履历中写满了众多“行业首创”:创办国内首家艺术品专业拍卖行,引领中国艺术品拍卖走向规范化、专业化道路;全力推动“中国最美的书”亮相国际评台,助力中国书籍设计艺术走向世界;更坚持笔耕,出版多部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著,将半生一线实践凝练为系统理论,真正实现了“理论深度”与“行业实战”的双向赋能。
以此为基础,公司诚挚聘请祝君波教授担任太阳集团tcy8722客座教授。此次聘任,不仅是对其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,更是公司贯彻落实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、加强文化创意与艺术管理团队建设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。祝教授的加入,必将为公司相关学科发展注入前沿视野与深厚资源,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、教学创新与行业实践的有机联动。
文创之路 匠心启航
讲座现场,祝教授以设计是低预算高策划和介绍“中国最美的书”,这两项主题为我们开展演讲。
祝君波教授强调 “文化是一切活动的灵魂”。即使预算有限,只要活动有清晰的文化主张和情感共鸣,集中资源打造1-2个“记忆点”,就能打动人心。祝君波教授当年创办朵云轩拍卖,是从小做起、逐步迭代的。
策划一场好的活动,不一定意味着高昂的预算。借鉴祝君波教授从朵云轩学徒到推动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经验,我们可以提炼出一套 “轻资产、重设计、强文化” 的活动策划思路。他所需要的创新力,是我们人文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,展现了这一学科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。
而“中国最美的书”是中国书籍设计领域的重量级奖项,评选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。它不仅是对中国本土书籍设计艺术的年度检阅,更肩负着推动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重要使命——每年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送往德国莱比锡,角逐“世界最美的书”奖项。
“中国最美的书”的评选非常重视将传统美学与当代审美相结合,推动中国优秀书籍设计作品“出新”、“出圈”、“出海”。许多获奖作品都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造性转化。“中国最美的书”评选,就像一场关于书籍艺术的盛大聚会,让我们得以见证内容与形式、传统与创新如何在方寸书页间完美融合。这需要我们人文学科独有的审美能力,是我们对中亚文化了解熟悉才得以理解之美。
在热烈的互动环节中,师生踊跃提问,祝君波教授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亲切而深入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。通过交流,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设计之美归根结底源于人民的创造,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的观念,自觉培养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以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勤于实践的双手,努力创作出更多贴近时代、服务人民的优秀作品。
此次讲座25级新生全员参与,汉语言专业员工全员抵达会场聆听讲座。除此之外,应用心理学和商务英语专业的25级新生也从线上进行了讲座的直播观看。
心得体会
25汉语言4班 陈诗慧
这次劳模进校园讲座,实在是使我受益颇多,让我对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之路更加方向明晰
讲座中,一开始的知识就让我兴趣盎然,雕版与拓印知识普及让我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精妙。每一刀雕琢、每一次拓印,都饱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。祝君波教授分享的雕版原本,更似一部部鲜活的历史,让我触摸到了岁月沉淀的魅力。
“最美的书”赛事让我看到了书籍装帧艺术的无限可能。最让我感动的是,在祝教授分享下,我了解到的中国从"未参与国家"到成为本项国际赛事的"常驻兵"的过程。
我清晰的认识到,中国从初涉赛事到崭露头角,这背后是无数人对美的执着追求
最后,祝教授对于纸质书收藏与阅读的强调引起了我的共鸣——在电子浪潮中,纸质书独有的温度与质感,是数字无法替代的精神食粮。
此次活动,让我深知传承文化、追求精神富足的重要性。我将带着这份感悟,在文化长河中汲取力量,积淀属于自己的"文化收藏长廊"
25汉语言2班 徐华翎
昨日,出版与艺术品交易领域的劳模祝君波教授走进立达校园,分享了他在图书出版与艺术品交易领域深耕四十余年的经验与故事,他的分享如一盏明灯,让我对“专注”、“开拓”与“传承”有了深刻感悟。
祝教授在开场前讲述了自己四十余年的从业经历,从分配进入朵云轩到创办拍卖公司、敲响大陆拍卖“第一槌”,再到推动“中国最美的书”评选、筹建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,每一步都彰显着敢为人先的魄力。他提到,当年为开拓艺术品拍卖领域,曾反复研究政策、走访藏家,克服无数未知挑战,这份突破困境的勇气,让我明白“劳模”不只是埋头苦干,更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。
更打动我的是他对行业的热爱,退休后,他仍坚持教书育人,此次前来他被聘任成为公司客座教授。他说“要把行业的根留住、把经验传下去”,这份传承的责任感,让我感受到劳模精神中“薪火相传”的温度。对比自己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学习态度,我深感羞愧。
这场讲座让我懂得,无论未来选择什么领域,都需用热爱坚守初心,以创新突破边界,用责任传递价值。这份从劳模身上汲取的力量,将激励我在成长路上脚踏实地,逐光前行,以热爱为灯照亮人生未来之路。
25汉语言3班 施雯慧
说到劳模精神,最先想到的就是工人,设计师等大国工匠,文字的出版何尝不也是一种工匠精神。
此次讲座如同一次沉浸式的文化巡礼,让我对“书”的认知跳出了文字载体的局限,
它不仅承载着知识,更传递着创造者对文化的敬畏与对读者的尊重,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
25汉语言1班 陈昱澍
听了祝君波教授就关于劳模精神的讲座,令我受益匪浅,通过结合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角度入手,以亲身经历和文化底蕴讲解最美的书与文化创意。借助最美的书的评判标准来分析当代书籍设计的优缺点,并希望我们能够多阅读,多关心,理解阅读,理解创新。最后以热爱纸书,拥抱阅读作为寄语送给我们这些当代青年,令人难忘。
祝教授的讲座内容翔实、思想深刻,生动阐述了创新与传统相融合、节俭与高品质相统一的发展理念,充分体现出劳模工匠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。整场讲座不仅是一堂专业启蒙课,更是一堂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课,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以劳模为榜样,坚定文化自信,勇担使命、奋发有为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劳模领航,青春筑梦”的时代号召,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